半年销量不足十万辆! 完成率28.36%, 极氪汽车因何失速?

  • 2025-07-12 17:18:42
  • 872

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角逐中,曾经以 “黑马” 姿态闯入市场的极氪汽车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瓶颈。

6月车市放榜,极氪科技集团以单月43,012辆、半年累计244,877辆的成绩登顶新势力销冠,表面看风光无限。然而拆解品牌数据,真相让人触目惊心。

其中,极氪6月销量16,702辆,同比下滑16.93%;上半年累计90,740辆,仅完成全年32万目标的28.36%,进度条严重滞后。而领克的6月销量则为26,310辆,同比增长8%;上半年累计154,137辆,同比大涨22%。

合并报表如同一层精致粉底,掩盖了极氪品牌的疲态。领克靠燃油车+新能源撑起六成销量,而所谓的新能源转型标杆,实则是依靠友商“输血”。我们不禁好奇,若剔除领克数据,极氪的纯电故事还剩几分底气?

极氪的高光与阴影

回顾极氪的崛起史,堪称梦幻开局。2021 年成立之初,极氪凭借极氪 001 的惊艳亮相迅速崛起,3 个月内完成品牌发布、预售、订单售罄的 “三级跳”,跑出了远超蔚来、理想等新势力的发展速度。2024 年,极氪全年交付超 22 万辆,同比增长 87%,极氪 001 更以近 27 万辆的全球交付量独占猎装车市场 70% 份额,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,成为中国纯电豪华品牌的标杆。

然而,同样是再2024年,极氪也陷入 “爆款依赖症”。其中极氪 001 和 7X 两款车型贡献了品牌近 70% 的销量,随着小米 SU7、小鹏 P7i、智己 L6 等竞品涌入 25 万元以上市场,极氪 001 的市场份额被严重挤压,4 月销量甚至跌破 3,000 辆。更致命的是,极氪后续推出的极氪 009、X、007 等车型,因细分市场体量有限、用户画像不清晰,始终未能复制极氪 001 的成功。

当极氪沉浸在极氪 001 的成功中时,竞争对手正以更快的迭代速度和更精准的市场定位蚕食其优势。极氪在产品规划上的短视,导致其在豪华市场的竞争中逐渐丧失主动权,最终陷入靠老本吃饭的被动局面。

昏招迭出,自毁长城

个人看来,缺乏第二增长曲线的极氪虽然增发乏力,但仍能稳住局面,但其此前的一系列自毁长城的做法,却严重损坏品牌的生存根基。

2024 年,极氪因频繁的产品升级引发老车主强烈不满。8 月,杭州交付中心遭车主围堵,现场横幅 “小米三年磨一剑,极氪一年磨三剑” 直指极氪的割韭菜行为。更令人失望的是,极氪法务部此前曾高调辟谣新版本上市消息,这种 “打脸式” 操作彻底激怒了消费者。

与此同时,频发的质量问题进一步透支品牌信任。车质网数据显示,2025 年 3 月极氪 001 在 25 万元以上纯电车型中投诉量位居前列,动力电池故障、动力受限、智驾功能未兑现等问题成为焦点。更有车主投诉极氪 7X 存在销售欺诈、虚假宣传等问题,如隐瞒降价权益、后排娱乐屏功能缩水等,凸显极氪在品控和用户关系管理上的漏洞。

除此之外,家族产品定位重合,内斗消耗也在不断消耗,极氪的资源与精力。比如起售19.99万的极氪007GT,与22.99万起的极氪7X,直接与001形成同门价格绞杀。

极氪的上述操作,堪称是品牌运营的反面教科书,迭代策略是杀鸡取卵,品控漏洞是自毁根基,产品内卷是慢性放血。当用户信任被透支,再华丽的技术参数都沦为笑谈。

生死突围

面对销量下滑和资本市场的压力,极氪在 2025 年 5 月已宣布从纽交所退市,回归吉利怀抱。这一决策背后,既有降低成本的考量,也反映出极氪在独立运营下的困境。其中在2021-2024 年,极氪已累计亏损 262.23 亿元,2025 年一季度其净亏损仍高达 7.63 亿元。

2025 年下半年,极氪需每月销售 3.8 万辆才能完成年度目标,这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实现。尽管极氪 9X 等新车型即将上市,但面对小米、鸿蒙智行等跨界玩家的冲击,极氪的市场空间仍在被压缩。更严峻的是,极氪的品牌溢价正在消失,数据显示,其平均单车价格已从 30 万元降至 25 万元左右,与小鹏等品牌的差距逐渐缩小。

个人看来,极氪在回归吉利后虽能缓解资金压力并实现资源协同,但也意味着其将失去独立品牌的光环。如何在整合中保持高端定位,避免与领克同质化竞争,是其能否逆转颓势的关键。

车叔总结

总的来说,极氪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,若能在技术和产品上实现突破,同时通过整合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,极氪仍有机会在豪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否则,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,极氪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淘汰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