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克“至境”冲高: E系列的坑还没填, 新局能破吗?
- 2025-08-03 02:10:33
- 495
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硝烟弥漫的 2025 年,别克以一场高调的品牌发布会抛出了 “至境” 这张新牌,同时酝酿已久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“至境”首款力作,智能豪华轿车“至境L7”完成正式定名。工信部名录现身,昭示着这款剑指30万级豪华增程轿车市场的产品已进入上市倒计时。
在新品宣传海报上,别克赫然打出“增程发明者,重新定义顶级增程”的豪言,句式与奔驰经典宣言“汽车发明者,再次发明汽车”惊人神似,野心直冲云霄。
然而,当E系列纯电车型深陷泥潭的阴影尚未散去,“至境”的锋芒,真能为别克在高端新能源战场撕开一条生路吗?
前车之鉴
不可否认,上汽通用近期财报透出一丝暖意,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,品牌连续三个季度盈利。其中2025上半年累计批发销量24.5万辆,同比增长8.64%,显露出逆势企稳的迹象。然而,这份“回暖”在新能源赛道的巨大落差前黯然失色。
数据显示,别克新能源车型 2023年销量仅6.6万辆,2024年增至8.8万辆,这一成绩放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大盘子里,不过是沧海一粟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其E系列车型的市场表现堪称雪崩式溃败。
2023 年基于奥特能平台推出的 E5 曾短暂跻身销量前列,但改款后续航提升反而导致月均销量跌至千台左右,2025 年 6 月焕新版 E5 降价至 14.99 万元起,试图以油电同价策略挽回颓势,却仍未扭转市场对其高价低能的固有印象。而定位轿跑 SUV 的 E4 更是沦为市场边缘车型,2025 年某单月销量仅 60 台,半年累计不足 700 台,4S店展车落灰的速度怕是远超过销售速度。更令人心寒的是价格杠杆也彻底失灵,年初官方降价三万多,甚至祭出员工内购七折的大招,但市场回应却是销量进一步下探。可以说,E系列的溃,是别克电动化战略一次代价高昂的学费。
困局下的豪赌
当中国品牌以月销破万的速度刷新市场认知时,别克的产品迭代速度和用户需求洞察显然慢了半拍,而对于别克来说,更严峻的挑战或许不是来自外部,而是企业内部!
去年一则传言如惊雷炸响业界,因通用在华业绩持续承压,别克品牌或被出售给上汽,雪佛兰恐将退出中国市场。虽时任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迅速辟谣,强调坚持“多品牌、差异化”战略,但现实却是冰冷异常,其中上汽与通用的合资协议将于2027年到期,续约前景迷雾重重,为未来埋下巨大不确定性。
此外,去年年底,通用汽车宣布将对在华业务计提超过50亿美元(非现金支出,用于关闭冗余工厂、裁员、砍掉不盈利车型及优化运营。此行动精准呼应了CEO玛丽·博拉在同年10月的宣言,鉴于中国市场的惨烈内卷与持续失血,通用将通过“缩减规模、削减成本、聚焦高利润车型”进行业务重组,目标在2025年止血盈利。
面对内忧外患,别克将 “逍遥” 超级融合架构视为破局关键。这一由泛亚主导研发的平台,兼容纯电、插混、增程三种动力形式,并可通过整合动力域、底盘域、智驾域、智舱域四大技术模块,实现1800 余种原子服务的灵活组合。
目前来看,该架构的首款落地车型至境 L7 确实不乏亮点,比如5.03 米车长搭配 3 米轴距营造出越级空间,由8775 芯片构建的智能座舱,252 千瓦电机与 1.5T 增程器的组合兼顾动力与续航等。然而,这些技术优势能否转化为市场认可,仍需过两道坎,一是突破已形成稳固用户基盘比亚迪汉们,二是摆脱性价比合资车的标签,展现品牌溢价能力。显然易见,这两道坎对于“至境”来说很不好过!
个人看来,上汽通用当下困境,表象是中国车市迭代速度令人窒息,深层病灶则是研发体系与营销策略、本土用户真实需求的严重脱节。而内部动荡,更是成为无法直面的伤口。当母公司在风暴中收紧钱袋、战略摇摆,子品牌的冲高更像是悬崖边的独舞。
车叔总结
至境L7能否在“神仙打架”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杀出重围?此刻断言为时尚早。但一个残酷的事实却是无比清晰,即无论是对尚未从E系列挫折中完全恢复的别克品牌,还是对身处战略收缩期的上汽通用而言,“至境”要攀爬的绝非坦途,而是一条布满尖刺的荆棘之路。其背负的,不仅是销量的期待,更是整个品牌在电动化时代生死存亡的救赎使命。新王座近在眼前,但王座之下,已是万丈深渊。
- 上一篇:特朗普说加州州长和洛杉矶市长无能
- 下一篇:中美经贸磋商原则上达成框架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