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高暴增430%! 动力电池助新能源重卡“异军突起”
- 2025-07-11 22:09:05
- 313
行业数据显示,2025年6月,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达1.48万辆(数据为重型货车北斗营运证入网销量口径,非交强险销量口径,不含出口和军车,下同),环比增长17%,同比高增187%。
新能源重卡市场持续爆发背景下,动力电池配套格局同样引发业界关注。
01
上半年5家新能源重卡企业增速超200%
将时间线拉长来看,2025年1-6月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TOP10企业分别是:三一集团、徐工集团、一汽集团、重汽集团、陕汽集团、福田汽车、东风集团、华菱汽车、江淮汽车和宇通集团。
其中,三一集团以11136辆的销量领跑,前三家企业合计市占率超46%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车企销量增速惊人:一汽集团同比飙升430%,福田实现364%的高增长,陕汽、东风、重汽增速均超200%,这反映出市场对新能源重卡的需求正快速释放。
不过,少数企业出现销量下滑,可能预示着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
作为影响新能源重卡销量的关键零部件之一,动力电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,整车续航里程突破700公里,显著扩大了新能源重卡运营距离;电池快充技术升级,约18分钟可充电10%SOC至80%SOC,大幅提高了重卡运营效率;电芯成本持续下降(目前最低降至0.4元/Wh以下),使新能源重卡购车成本,与燃油重卡相比进一步缩小;部分电池产品寿命可至10年/100万公里,使整车运营成本低的优势日益凸显。
因此,电池技术的进步,将持续推动新能源重卡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,从而为物流运输等领域注入新动能。
02
头部新能源重卡企业都配套哪家动力电池?
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,上述新能源重卡销量TOP10企业今年前5个月主要配套动力电池情况如下:
1.三一集团重卡,主要由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、三一红象、瑞浦兰钧、国轩高科、远航锦锂、中创新航、楚能新能源等提供动力电池配套。
三一集团采用多元化电池配套策略,除宁德时代外,亿纬锂能、瑞浦兰钧等企业也获得较高配套份额。这种“一超多强”的供应格局,既可以保障电池的稳定供应,又可以集多家优势技术之所长。
2.徐工集团动力电池供应商,主要有宁德时代、弗迪电池、远航锦锂、瑞浦兰钧、中创新航、亿纬锂能等。
除宁德时代外,徐工也引入其它多家厂商,反映出其正在构建更具弹性的电池供应链。
3.一汽集团配套用动力电池,主要由宁德时代、弗迪电池、中创新航、国轩高科、楚能新能源、正力新能、亿纬锂能、瑞浦兰钧等提供。
一汽也采用多元化策略,既保证主流电池技术的应用,又为创新电池技术提供了应用路径。
4.重汽集团配套用动力电池,主要由宁德时代、弗迪电池、瑞浦兰钧、中创新航、国轩高科、亿纬锂能、微宏动力等提供。
除了“宁王+弗迪”外,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,瑞浦兰钧凭借其商用车专用电池方案,亦获得重汽较高配套份额。
另外,微宏动力“现身”三一和重汽供应商名单,表明其已进入主流重卡供应链体系。
5.陕汽集团动力电池供应商,主要有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、瑞浦兰钧、中创新航、国轩高科等。
这些电池企业均是乘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头部企业,各家先进的乘用车用动力电池技术,或进一步拓展至重卡领域。
6.福田汽车配套用动力电池,主要由宁德时代提供。
目前福田汽车的电池供应商较为单一,不过,近期其发布公告称,拟与亿纬锂能设立合资公司,未来共同布局新能源重卡领域。
7.东风集团动力电池供应商,主要包括宁德时代、欣旺达、楚能新能源、中创新航、瑞浦兰钧、弗迪电池、蜂巢能源、力神电池、正力新能、孚能科技、亿纬锂能、锂动电源、比克电池、国轩高科等。
东风集团动力电池供应商众多,展现其更为开放的供应链生态,或许这种“技术超市”的采购策略,既可以覆盖多元电池技术路线,又可以为其不同应用场景的重卡,提供更精准的电池解决方案。
8.华菱汽车配套用动力电池,主要由国轩高科、亿纬锂能提供。
华菱动力电池供应商较少,这也表明其对这2家合作的电池企业较为认可。
9.江淮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,主要有宁德时代、国轩高科、亿纬锂能、中创新航、远景动力、弗迪电池、瑞浦兰钧等。
其中,国轩高科保持较高配套占比,地缘优势显现;远景动力通过与江淮汽车合作,加码布局新能源重卡领域。
10.宇通集团配套用动力电池,主要由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、正力新能、因湃电池等提供。
其中,宁德时代保持主供的同时,亿纬锂能、正力新能配套逐渐起量。
市场方面,头部电池企业近段时间纷纷推出其重卡专用电池解决方案,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。
宁德时代发布75#标准化换电块及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,弗迪电池推出其全新一代商用车刀片电池产品矩阵,亿纬锂能发布4款开源品牌重卡专用电池,瑞浦兰钧推出岁星324Ah Pro版动力电池,国轩高科发布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……
整体看,新能源重卡对电池系统提出了高安全、高比能、轻量化、长寿命、超快充等严苛要求。当前销量TOP10车企,平均引入6-7家电池供应商的现状,反映出市场正处于技术路线竞争的关键阶段,未来电池配套格局或存更大“变数”。
- 上一篇:岁女孩公园荡网红秋千坠河去世
- 下一篇:宋江谁允许你变成这样了